時間過得好快~
咻~地一下~馬上就懷孕37周了
由於這是第二胎,醫生說隨時都有可能提早生
因為已經生過一胎(自然產)
阿財媽綜合了第一胎的經驗和個人所需,
今天趕緊來分享一下待產包整理清單明細吧
希望能幫助到其他待產的媽媽
這次我依然跟第一胎一樣是選用了這個軟的大布包來裝我要去醫院待產的東西
網路上有些人會選擇硬殼式拉桿的行李箱
但是依阿財媽的經驗,待產房和生完之後健保給付的病房空間都比較小
(大醫院自費的病房床位有限,阿財媽生阿財時根本排不到床位就要準備出院了)
硬殼式的行李箱拿個東西開開關關的好佔空間
軟式的大布包只要拉開拉鍊就可以輕易的拿到東西,且可以塞在陪客床下
完全不佔空間!!!!!!!所以是阿財媽心裡的首選!
這咖陪伴我生阿財的大布包容量挺大!!!!!!!
趕緊一一介紹一下阿財媽生產包帶了哪些東西吧!
1.粉紅色無印良品行理收納包(下圖有粉紅收納包的詳細分解說明)
這一咖粉紅收納包裡涵蓋了基本待產的重要物品
所以如果嫌東西太多的媽媽們~
可以準備這一包裡的東西加上媽媽手冊.媽媽健保卡和夫妻雙分身分證就可以去醫院待產了
阿財媽詳細介紹一下這裡面有什麼吧
A.大張產褥墊(鋪在床上,防止待產時因破水或是生產完惡露流量大而弄髒床鋪)
B.像衛生棉的產褥墊
(阿財媽準備的是產婦專用的產褥墊,依阿財媽的經驗~剛生完其實不大適合用一般夜用型的衛生棉,因為一般的衛生棉為防止測漏及加強吸收,在棉片中間都會作隆起狀,但對剛自然產完的媽媽來說,會刺激到傷口所以建議媽咪們還是先買這種產婦專用的產褥墊,等到生完幾天傷口比較不那麼敏感時,再改用一般的夜用型衛生棉吧
)
C.沖洗罐(購自家樂福$50)
D.衛生紙
E.哺乳內衣
(阿財媽生阿財時沒有帶哺乳內衣,而醫院的衣服為了方便媽媽哺育母乳,所以胸口前是開叉的,導致阿財媽很害怕奶奶一直無預警出來見客,而且因為餵母乳乳頭比較敏感且因為衛生問題,還是穿著自家的哺乳內衣比較好唷)
F.小毛巾一條
G.濕紙巾
(這濕紙巾是給媽媽用的~)
H.簡易清潔保養用品(下圖有詳細分解說明)
I.產婦用免洗內褲
(懶惰的阿財媽可是準備了30天份的免洗內褲)
介紹一下"H.簡易清潔保養用品"裡面有什麼吧~
由左上至右下:
棉花棒.保濕凍模.沐浴精(阿財媽要拿來當洗手乳用).護手霜(也可拿來擦身體).指甲剪.護唇膏
住院的期間~阿財媽並不打算洗澡,所以只簡單帶了幾樣東西
粉紅小包介紹完了~
接下來要繼續介紹大行李包的其他重要東西
2.寶寶出院醫物(紗布衣.帽子.手套.腳套.包巾)
(因為阿財媽預產期是夏天,所以準備的東西都是薄款或短袖,媽咪們可依照寶寶出生的季節來準備衣服唷)
阿財媽來分享一下如何整理寶寶出院衣物吧!
將包巾對摺再對摺成長方形
將紗布衣.帽子.手套.襪子分別整理好,並集中放在包巾的同一側
然後將包巾像包壽司一樣地捲起
捲好後再用包巾的帶子綁好~
這樣就完成啦
3.文件包
媽媽手冊.媽媽健保卡.夫妻雙方身分證.手機充電器和一枝筆
如果要去月子中心或是有訂塑身衣的媽媽們~合約書可以一起帶去醫院唷
這樣到時就不用麻煩老公回家翻箱倒貴的找啦
待產包介紹到此~其實東西已經準備的很齊全了
以下介紹的待產包用品是依阿財媽個人經驗需要
媽咪們可自行斟酌唷
除了粉紅色收納包裡已經有的產褥墊衛生紙等用品外~
阿財媽都各再多準備一包
因為不知道會要待產及住院多久
加上爸爸陪產其實很辛苦,怕東西不夠要請爸爸一直跑上跑下去買
所以這次阿財媽寧願多準備一點囉
保溫水瓶.保溫罐及滴雞精
建議媽咪們可以帶個保溫水瓶去醫院
因為生產完後可以多補充一些溫熱的湯湯水水
有了保溫瓶就不用擔心水涼了要麻煩家人走來走去幫你到溫熱水之類的麻煩
至於滴雞精是阿財媽個人需求啦~
因為阿財媽第一胎待產時間很長(19小時)
這中間根本痛到無法進食
但其實肚子已經餓到咕嚕咕嚕叫又想吐
只好麻煩阿財爸去醫院的福利社買很甜很甜的奶茶來讓我補充熱量
加上生產完後因為用力時間很長加上體液的流失,會覺得好冷好冷
護士用兩台紅外線烤燈幫我照了一個小時阿財媽還是冷到連床都在發抖
加上阿財媽生產的醫院附近要買吃的比較不方便
阿財爸去幫我買個魚湯來回就花了一個小時
所以有了前車之鑑,所以這次阿財媽決定帶個幾包滴雞精去醫院
注意注意~這不是在打包的時候就放進行李唷!!!!!!!
而是在有產兆出現要準備去醫院的時候再從冷凍庫拿出來
到醫院待產時再冰到配膳室的冰箱裡
要喝的時候再裝熱水到保溫罐裡隔水加熱就行囉
再來就是個人盥洗用品~
牙刷牙膏.梳子.髮帶......
以上就是阿財媽的待產包
接下來還會再跟大家分享月子包和阿財媽去待產時阿財的行李唷
歡迎媽咪們一起來分享你們的待產包吧